為慶祝我校建校70周年,更好地激發青年學子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與科研氛圍。5月29日下午,由理學院和科技處共同主辦的建校70周年校慶系列學術報告暨析理行遠大講堂第20-22講在圖書館學術報告廳開講。大講堂邀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姚仰平教授、上海大學孫德安教授和中科院武漢岩土所韋昌富研究員為全校師生做了三場精彩的學術講座。報告由理學院院長孔亮教授主持。
姚仰平教授首先基於彈塑性有限元分析,引出應力-應變鏈的概念;然後重點圍繞UH模型的理論創新,詳細分析了從六個應力分量到六個塑形應變分量的計算全過程,清楚闡釋了在各個計算環節中對土的屈服特性、硬化規律、硬化參量、塑性流動方向等的合理把握;最後介紹了UH模型在國家重大工程中的應用。

孫德安教授從力學角度解釋了土的非飽和程度,提出吸力這一重要概念,並簡要介紹了非飽和土力學理論;然後系統介紹了低吸力和高吸力下非飽和土力學主要的測試技術,並對全吸力範圍內非飽和土的持水和力學性質做了詳細分析;最後通過工程實例說明瞭非飽和度土力學性質研究的重要性。

韋昌富研究員從工程地質災害的角度引出了膨脹土失水收縮這一問題,闡述了土體宏觀失水收縮與微觀物理化學效應之間的內在聯繫,提出瞭如何定量表徵土體的毛細、吸附和滲透效應這一科學問題;然後在詳細闡明土體收縮內在機理的基礎上,系統介紹了粒間應力概念及其數學表達式;最後介紹了應用粒間應力和相關理論模型來模擬非飽和土收縮行為的相關研究工作。

三名教授還就基金申報、科研論文撰寫和學科建設等問題與在座師生進行了互動與交流,對大家提出的問題做了細緻解答。本次學術活動是慶祝我校建校70周年系列學術講座,內容豐富,現場學術氛圍濃厚,開拓了在校師生的視野,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師生投身學術科研的興趣和熱情,為岩土力學方向的研究和學習提供了新思想、新思路,為推動我校相關學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撰稿:王壯壯、牛庚;審核:孔亮、張鵬)